江勇(左)在和其他同志品评喜获嫁接丰收的“鸡嘴荔”
江勇在革命老区茂名高州市沙田镇桃栏村委会
2003年,刚刚成立的广东省高州市老促会经考察调研,决定将“科技兴果”作为振兴高州老区的一个重要途径。提起“科技兴果”,老促会老领导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人——高州县农委原主任江勇。
同年7月,高州市老促会老领导找到江勇,邀请他加入老促会班子任副会长。此后十多年来,这个白发老翁跑遍了高州150多个老区,大力实施“科技兴果”,为老区果农办了许多好事实事,有效推动了该市10多万果农脱贫致富。2015年江勇同志荣获“全国减贫贡献奖”。
“老三农”退而不休
在高州的很多乡村,提起江勇这个名字,群众都纷纷竖起大拇指:“江书记是个大好人!”
江勇曾在高州市多个乡镇担任过“一把手”,退休前任高州县农委主任长达11年,是一位农业科技能手,为农民解决了不少生产上的难题,群众都叫他“老三农”。作为一位有40多年农村工作经验的老同志,江勇对老区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老区人民的事,可以说有求必应。
1993年,恩平县邀请江勇去帮助种植高州储良广眼(龙眼的一个品种),刚退休三年的他欣然前往。在恩平工作期间,他翻山越岭、走村访寨、反复调查,制定了推广储良广眼的可行方案。到1999年,他帮扶恩平种植储良广眼3万多亩,果农年年丰产丰收。
江勇是个闲不住的人,不管在哪里,只要有果农求助,他都毫不犹豫。2003年,加入高州市老促会后,江勇更是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尽管已年过八旬,他退而不休,始终坚持奔走在田间地头,为果农脱贫奉献余热。
2015年1月下旬,强寒潮南下影响该市,给该市带来显著降温、大风、降水、冰冻等恶劣天气,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28至29日,连续两天暴雨,望着窗外的倾盆大雨,高州市老促会副会长江勇心急如焚,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老促会“科技兴果”示范园里的果树、果苗。这天,他从天气预报中获悉雨水将会减弱,于是马上打电话约好儿子,明天一早就送他去沙田镇看看他心爱的示范果园。
沙田镇桃栏村的荔枝树多是“黑叶”荔枝,果农年年丰产不丰收。江勇急果农之所急,三赴广西考察,最终确定了将鸡嘴荔与黑叶荔枝树嫁接的方案,自费购买了鸡嘴荔数百条,在桃栏村搞试点。3年后,嫁接荔枝树结果,赢得客商的一致好评。据高州市水果部门不完全统计,该市老区范围内已嫁接的“鸡嘴荔”树15万棵,果农年人均收入达8000多元,为老区果农留下了永不带走的“存折”,实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梦想。老区村民陈焱说:“多亏江会长为我们村引进新品种,在技术上指导我们,才有今天的收益?!?/p>
高州市北部山区是高寒地带,不能种植热带水果。上世纪80年代起,农民开始在山腰种黄榄树,但十多年过去了,黄榄树从未挂果。江勇决定改良黄榄树,“嫁接换冠”。他打听到该市新垌镇书房岭村有一棵百年古榄树,年年丰产,十分畅销,于是马上联系市水果局领导,第二天便驱车去实地考察。经过4年多的努力,市北部五镇共嫁接黄榄良种3万多株,挂果满枝头,果农个个口笑颜开,称赞他是为果农脱贫的“不老松”。
无私奉献为他人
从信宜钱排镇三华李的成功引进,到“发瘟”香蕉田的改造,再到枇杷的成功种植……江勇主持市老促会“科技兴果”工作以来,搞了一个又一个的示范点,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科研成果,推广了一批又一批水果良种,为果农带来实惠。目前,高州市种植储良龙眼32.1万亩,年产量10.4万吨,年产值达7.4亿元,老区十多万果农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多年来,江勇先后荣获“科技兴果”奖项13个,2015年1月又荣获广东省委、省政府“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江勇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外地工作,女儿出嫁,平时家中只有他和老伴二人。他多次去广西合浦农场买回鸡嘴荔芽条200斤,选择桃栏村为试点,在桃栏村果园用黑叶荔枝做砧木,嫁接了800株鸡嘴荔办苗圃育苗,他严把质量关,期间,他的老伴患病住院刚出院,生活需要他照顾,但他要下乡抓苗圃育苗,不能在家陪伴,子女又不和他住在一起,感到为难。他的老伴说:“我理解你,我能自己照顾自己,你放心下乡工作吧!”他每天早上买菜,做好早餐和老伴一起吃过后,接着做好午饭,便下乡到苗圃去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到了下午才回来做晚饭。经过一年的精心管理,苗圃终于办成功了。
2004年,江勇妻子患病,生活难以完全自理。江勇想陪伴在妻子身边尽心照顾,但心里又牵挂着老区那等待帮扶的果农,只能对家人有所亏欠。平时,江勇除包揽家中所有家务外,还是妻子的家庭医生,帮助妻子恢复了一些自理能力。有时需要下乡,江勇就早上五点起床买菜,安排好妻子一天的饮食,摆好药品叮嘱服用方法,一切准备妥当了,才放心出门。
对于江勇来说,妻子是亲人,老区果农也是亲人。如今,江勇已年过八旬,他仍然奔走在田间地头??吹焦┑男α常吹嚼锨惶焯旆⒄蛊鹄?,是他最高兴的事儿。
在谈到今后的设想时,江勇总是信心满满的,决心继续为老区科技兴果事业作出新的贡献。他的亲属和一些群众好心地劝他:“当恩平市农委有几千元的月薪你不要,无工资的老促会副理事长你却乐意当。都辛苦了几十年,八十多岁了,也应安享清福了。”但他总是笑着说:“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就有义务和责任帮助老区群众做点好事?!?/p>
(林 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