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枝(前中)在老区调研
陈开枝其名,想来知道的人不少。但与他同车同席,若是无人介绍,恐怕任谁也猜不出,他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陈开枝——皮肤黝黑,貌不惊人,有讲不完的笑话,一股浓浓的邻家大叔范儿。
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他是“首席接待官”。在广州,他是“平民老市长”。
投身百色市18年,他是著名的全国“扶贫状元”,是“广州亲人”“大好人陈开枝”。
诸多称号奠定了陈开枝的地位,他的事迹屡见报端。
“扶贫状元”陈开枝的故事,前人已讲了许多,这里主要讲讲老促会会长陈开枝的故事。记者去年年底到广东参会,对陈开枝的采访便已列人计划。但由于对方工作忙碌,采访时间几经商议更改,才最终决定挤出会议的午休时间进行。
忙碌是陈开枝工作的常态,退休前如此,退休后依然如此。正如他自己所说:“要老老实实做一头永不言倦的牛。”
“缺点是身体太好,老想干活”
2013年,陈开枝担任广东省老促会会长。
他说:“省委组织部要我接(省老促会会长的职务),说我最合适,我说我已经很多事啦,能不能解放我一下。他说不行,你不用推了。我啊。54年党龄了,从来没有拒绝过组织.就痛快地接了,辛苦就辛苦点嘛!我老婆后来说我是‘天下第一大傻瓜’?!?/p>
这个新称号,恐怕是陈开枝诸多称号里最特别的一个了。
陈开枝有个特点,一件事情,不干则罢,干就要认认真真干好。用他自己的话说,组织上如果说他只能去扫马路,那他就去扫马路,但要比别人扫得好,扫得干净。
这种较真儿的劲头,在当初帮扶百色市的事情上体现得淋漓尽致。1996年,广州市对口帮扶百色市老区,时任广州市常务副市长的陈开枝负责此项工作,从此便与百色市结下不解之缘。在百色市,他走访过条件最恶劣的村寨,身体力行捐款、融资,在他的积极活动下,社会各界无偿援助百色市2亿多元人民币,引进项目197个,总投资额88.01亿元;新建了6个开发移民区,结束了12万人住茅棚的历史。
2005年,陈开枝退休了??墒?,他深入百色市的脚步却未曾停止。18年来,他连续10年在百色市过春节,去百色市的记录也在不停刷新。
接受采访之前,陈开枝第92次去到百色市,那里的人们说,等他第100次去的时候,要给他办一个特别的欢迎活动。
来到老促会工作,陈开枝说,很震撼。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广东还有这么多贫困地区,并且相当一部分是老区。
陈开枝铭记着广东省前任省委书记汪洋的一句话:老促会的工作代表了共产党的良心。于是,甫一上任.他的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陈开枝幽默地笑说:“我的优点是身体很好,缺点是身体太好,老想干活?!?/p>
“跟着陈开枝。累死无人知”
随着陈开枝在老促会工作的展开.关于他的一句顺口溜也逐渐在老促会系统流传开来——“跟着陈开枝,累死无人知”。
跟随陈开枝工作,的确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到老区调研时,一些同志常?!氨г埂保撼禄岢ひ笤缙稹⒃绯龇?,午饭常常在二十分钟内解决,又跑下一个点;晚上不时还要开座谈会……
但是,这抱怨式的评价中,也隐隐透露着对他工作作风的肯定与敬佩。
作为五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在陈开枝身上,很清晰地印刻着老一辈共产党人的作风与信念——以人民的利益为先。
来到老促会,陈开枝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广东的原中央苏区争取享受国家西部政策。这是陈开枝了解了江西、福建省早已享受这项政策后作出的决定。一年多来,广东省老促会紧紧围绕这一问题开展调研,并向省委、省政府呈报请示建议。
陈开枝特别强调一线调研,实地察看。他常常说,看与不看的感情大不一样。看了,有亲身感受,就会产生热情;只听不看,思想感情往往是冷冰冰的。所以一定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要到实地去看,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准确反映情况,拿出符合实际的措施,才能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
上任不久,陈开枝就到梅州展开了他的第一站调研。期间,他马不停蹄走访了8个县(市、区).先后到了5个镇、6个老区村,开了10次座谈会,参观了5个开发区、4个企业,察看了11处革命遗址、革命纪念建筑物,行程1000多公里……
同年国庆假期过后上班的第一天,陈开枝就召集调研组开会研究,决定到北京向国家发改委领导和汪洋副总理反映情况,从北京回来后,他又立刻带领调研组到韶关南雄市,河源龙川、和平、连平县,潮州饶平县等原中央苏区县及惠州市等老区调研。
终于,2014年7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广东省的中央苏区县列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13个县(市、区),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外优惠贷款时参照执行西部地区政策。接着,国家级、省级相关政策也在老促会的推动下陆续出台。这一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就在大家松口气的时候,陈开枝却并未停歇,转而立即投入到力促海陆丰老根据地享受优惠政策的工作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陈开枝已三次前往汕尾调研,并向省委、省政府呈报了报告。
“把《小草》作为人生的主题曲”
同陈开枝的“较真儿”一样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豁达开朗、幽默风趣。
每每上车后刚一坐定,陈开枝便转过头来,神情飞扬地对大家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
走南闯北,足迹踏遍祖国许_多地区,陈开枝丰富的人生经历让他有了许多故事,也知道许多故事。他喜欢讲各式各样的笑话,甚至绘声绘色地讲上一两个小时都不停歇。
在饭桌上,陈开枝还有活跃气氛的十八般武艺,“瓶中取塞”、“倒瓶抽薪”、“变幻牙签”等绝活都是他经常表演的节目。甚至有一次,陈开枝曾凭着这些绝活在酒桌上募得30万元善款。“当时,我想给林芝、拉萨那边搞点电脑,改善办公条件?!背驴λ?,“青年企业家协会换届请我参加,我就说:”我出个题目,你们完成了,我喝三杯满的,完不成,你们30个人,每人拿1万块,我明天上高原,这些钱就用于援藏,到时候开发票给你们?!?/p>
陈开枝说:“扶贫工作,首先你要有个热心肠,你都没有热心肠,别人才不理你;其次你的人际方面要有群众认同,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要有粉丝啦!你架子蛮大,高高在上,就不行,要多接触群众,要可爱;三是要有人脉积累,你从来不理人,别人打招呼你也不理,板着脸孔,等到捐款你找别人,别人会理你???”
一个充满活力、豁达开朗的老头儿。与陈开枝接触过的人,很容易能得出这么一个结论。陈开枝的豁达不只体现在言谈举止,更体现在心境上。在许多场合,陈开枝都唱起过《小草》这首歌,他说,那是他人生的主题曲。
“鲜花和掌声不可能伴随英雄一辈子,等这些结束了,很快就会步入平凡的人生?!背驴λ邓不缎〔菽侵指视诜钕?、默默无闻,而又无比坚韧顽强的精神,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会过得潇洒。
中午采访完毕,坐车回到会场的途中,陈开枝为我们唱起了《小草》,并自嘲是跑调男高音。歌声虽不说多么好听,但起伏的调子里饱含的深情,却尽能流露。
永不言倦:—位老共产党员的信仰
陈开枝少年贫困,甚至无鞋可穿。为了求学,冬季里,他怀抱一堆柴火赤脚淌水过河,过河后再生火把冻硬冻裂的脚烤软;为了赶考,他赤脚走过四十多公里的山路,最终成为当地唯一一名考上初中的学生。最终,他被保送进入大学,却因赤脚被挡在门外,为了进入学校,他穿上了人生第一双鞋。
陈开枝笑称,至今他的脚底板还很厚,在家里也常常光脚。
年少时历经贫困,更能深刻地懂得脱贫致富的含义。这恐怕也是陈开枝一直以来致力扶贫的重要动力。但更重要的,他说,是信仰。
陈开枝曾到4个市、30多个县去瞻仰烈士,看他们战斗过的地方,他说,这些先辈当年有坚强的信仰。
陈开枝说,当年相当多的革命者,如毛泽东、周恩来等,都是家境殷实的,他们有的大学毕业,有的留学归来,在当时社会上弄个一官半职也不难,可这些他们都放弃了。他们去革命,不是为了三餐,而是因为他们有坚定信仰,这种信仰支撑着他们流血牺牲。
在今天,永不言倦就是陈开枝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生命不息、扶贫不止,他用实际行动去诠释当初“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豪迈誓言。
他说,共产党员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句号就是离开的那一天。
在陈开枝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永不言倦”的字。那是他当广州市政协主席的时候请朋友写的。退休后,办公室随着职务的更换一换再换,这四个字却紧紧跟随着他,现在又到了老促会的办公室里。
?。ㄔ亍吨泄锨ㄉ琛?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