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优秀教师”陈丽娟
“人生应该是太阳,温暖自己照亮别人!心里充满阳光,生活才有春光?!闭馐墙已羰薪叶坡氛蚶锨迮檀迩嗄昱淌Α⒆骷页吕鼍瓿鲎苑胃?!
2010年9月,陈丽娟接手九年级(2)班班主任时,班里有48位“留守”生。因家教缺失,这些同学不单成绩低下,而且显得较为冷漠。她对症下药,将课外时间与这些学生沟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重新燃生活之火,热爱人生,快乐向上,48人全部升上高一级学校。她写了大量的“心灵散文”,她在《迷?!分屑切鹆擞胍幻安幌攵潦椤薄笆笨套急缸呕够魅思摇?、思想偏激的男生苦口婆心的沟通过程,通过一番思想工作,他有些触动,表示答应老师的劝导,回到课堂。陈丽娟万般感慨:“这样的孩子这样的思想,谁之过?对于我,好像只能用三寸不烂之舌去劝解,真正的教化还很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再次感到自己的渺小及对山村教育的现状与未来感到忧心忡忡!”从这里,笔者也读懂了什么是“教书育人”。
陈丽娟1979年出生于揭东区云路镇棋盘村。从1998年中师毕业至今,她一直坚守在这片土地上倾情任教、写作。被学生们誉称为“作家老师”。
这个棋盘村可是赫赫有名,不但是著名革命老区,而且解放后又是社会主义建设模范村。村民筑库储水、引水上山,变旱地为耕地,粮食增产,1958年获国务院奖状,劳动模范王木秀上京参加全国农业群英会,著名作家秦牧到该村“下乡当农民”,写了《棋盘寨的变迁》等10余篇文章。在先进文化的熏陶下,陈丽娟深深地爱上这片土地和人民。她的散文颇具情感的真实和真实的情感,许多篇章读来催人泪下。
陈丽娟在散文《山里的阳光(二章)》记叙了自己作为人民教师的成长历程。“走出大山是个苦涩的命题”,“‘学习棒棒的,到外面赚钱去’成了山区家长教育孩子的信条”,而“我”进入小学读书,成绩一直很好,初中阶段,成绩依然遥遥领先。既然成绩突出,怎么没“走出大山”呢?这里埋下了伏笔。原来,因为“家境”不好,她被动地报考了师范学校,却总在祈祷考不上,那就可以读高中、大学,实现“飞出去”的梦,但“事与愿违,我考上了?!?/p>
师范3年过去,稚嫩的肩膀扛着并不沉重的行囊回来。母校的校长找到了她,希望能回母校,她答应了。转眼间17年,“看着一批又一批学生飞到外面去,‘走出大山’这道苦涩的命题,在我与同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求证中,似乎有了甘甜的味道。而我因专注教学颇有成绩,也尝到走出去的‘甜头’。在我教书的第十五个年头(2012年),我走出去了。出去两天,到广州领奖!”她光荣地被评为广东省首届山村优秀教师。2015年9月,她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评为“南粤优秀教师”。
2015年可谓是陈丽娟的“丰收年”,6月,她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影响力杂志社联合举办的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红烛:我用今生爱明天——中国教育故事》征集评奖活动中,陈丽娟的自传体散文《山里的阳光(二章)》入选并荣获一等奖,她同时被授予“中国教育事业突出贡献人物”称号; 同年4月出版散文集《山里的阳光》,10月,该书获得第二十四届“东丽杯”全国孙犁散文奖优秀奖。
“温暖自己照亮别人”,陈丽娟就像“山里的阳光”温暖着一代代老区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