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代表、广宁县“八一农场”场长
14年前,他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只身来到远离家乡的广东山区创业;14年后,昔日的荒山野岭已变成了花果山。
这就是肇庆市广宁县“八一农场”场长贾东亮。从空降兵少校参谋退役自主择业来到山区做农民,这是贾东亮的很多亲友都无法想象的。而一个退伍军人连续当选十七大、十八大党代表,这则是连贾东亮自己也没想到的。
时代馈赠了贾东亮发展的机会,贾东亮反哺给时代的是灿烂的果实。他用辛勤、智慧、人格、魄力书写着人生的厚重履历,在开拓事业和回馈社会中缔造了光彩动人的“成功版本”。
贾东亮
不当军官当农民 不住城市住农村
贾东亮决意不与别人比权力、比职务,而是比奉献、比创造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30多年前,广东从计划经济中杀出一条血路,催生了无数“孔雀东南飞”的“广东梦”。
贾东亮便是这其中的一只“孔雀”。
1997年底,在部队服役18年后,贾东亮萌生一种很强烈的念头,想申请复员到广东发展“三高”农业。
“我曾在广东呆过两年,广东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我认为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现代农业大有奔头。但是,当我把我的想法说出来时,立刻招来了一片反对声?!奔侄粱匾渌?。
部队首长诧异地问他:“你现在是副团职干部,转业套个相应级别,当个一官半职该多好。”亲朋好友也劝他:“走这步棋很冒险,不要自讨苦吃!”
贾东亮决意不与别人比权力、比职务,而是比奉献、比创造,用实际行动体现人生价值。
1998年2月,身材魁梧的贾东亮身穿迷彩服,打着背包走进了广宁县黄盆村村委会。
“这个‘贾老板’是不是‘假’的?一个团级军官,大小也是个‘县太爷’,放弃大城市的好单位,不当军官当农民,不住城市住农村,离开妻子孩子,一人来到这偏僻的小山沟里开荒种地,这是广宁破天荒的第一回?!钡钡卮甯刹炕匾洌奔侄了得骼匆狻⒘脸錾矸菔?,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甚至怀疑他是在部队犯了错误被开除的,可能是个“假军人”。
带着这些疑问,当地村干部和贾东亮办理了土地承包合同,并“苛刻”地要求贾东亮在先缴一年的租金外再交1万元押金。
不等国家安排,不靠国家供养。从少校级军官到普通农民,从退伍军人到创业楷模。贾东亮自主创业,不与别人比职务比权力,而是比创造比奉献,用实际行动来实现人生价值。从决定创业开始,他就下定决心不等不靠,自强不息,把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远大的抱负同实实在在的奉献结合起来,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融入到推动发展的大潮之中。
蹲下去才能站起来
1999年底的一天,贾东亮第一次卖莲藕,完成了真正的思想转变
当贾东亮真正走进这片荒山野岭时,才发现在这片瘦脊的黄土上,除了漫山遍野的杂草和残次林,连广宁特有的青皮竹也难以生长。当地村民都不愿意在这些山地上打主意。
?
贾东亮意识到自己碰到了一块真正的“硬骨头”。
“刚来时生活条件也十分恶劣,我住的是当地村民废弃的一间破旧鸭棚,一天1元钱的租金,鸭棚既阴暗又潮湿,没有路,没有电,没有手机信号。夏天与蚊蝇毒蛇为伴,冬天与寒风阴雨相随,最亲密的不过是那只看家狼狗?!奔侄凉糯硬慷哟吹谋”?,躺在四面透风的鸭棚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看着天边稀疏的星斗,想起了远在武汉的妻子和孩子。
“这样做值得吗?”无情未必真豪杰,贾东亮越想越睡不着,索性爬了起来,对着挂在床头的“八一”军徽说,“穿上军装,我是名军人;拿起锄头,我仍是名战士!”
创业路并非一帆风顺。正当贾东亮的八一农场曙光初露时,1999年年底一场罕见的霜冻,将他种的热带水果、养的热带鱼全部冻死,直接经济损失达10多万元,复员老本全打水漂。从老家赶来看他的岳父对他说:“东亮,这十几万元我们不要了,就当交了学费,我们回去吧!”贾东亮没有答应,他选择了——坚持。
霜冻把贾东亮彻底冻醒了,他决心通过学习,做一个有知识技术的新时代创业者。在埋头苦干之余,贾东亮常年坚持学习,不仅订购了报刊杂志,购买了一批涉及种养、市场理论等书籍,还把华南农业大学的教授、种养老行家请到了农场传授技术、解决疑难,从书本里,从专家、能手身上学习种养技术。几年后,贾东亮成为当地进行立体生态农业开发的“土专家”。贾东亮还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用理论武装自己,理论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全面提高,成为一名能说会做的“新农民”。
贾东亮永远也无法忘记第一次卖莲藕时的情景。那是1999年底的一天,天刚蒙蒙亮,在岳父的陪同下,贾东亮挑着一担自己生产的莲藕从山上走向附近的市场,第一次真正以农民的身份步入市场。
贾东亮回忆说,“在路上,我想我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土地上终于有了收获,开始挺高兴,可到了菜市场,当我把莲藕往地上一放,人往地上一蹲时,那一刹那,我心里感到一阵沉重?!?/p>
昔日一个意气风发、英俊威武的团职军官,怎么在大街上摆地摊呢?强烈的落差让贾东亮内心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拔艺玖似鹄?,不卖了,可是老岳父又不认识秤,只好蹲下来,握着秤杆吼着嗓子叫卖。晚上岳父表扬了我,说我今天完成了真正的思想转变,只有蹲下去,才能站起来?!?/p>
“东亮效应”掀创业热潮
南粤大地涌现出一批批“东亮式”创业致富之星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贾东亮和他的“八一农场”不断转型升级,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收益逐年增加,农场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占地502亩,鱼塘160亩,果树2600株,名贵花木达8.4万株。
在“八一农场”的影响和带动下,村民们也纷纷向荒山进军,栽树种果、养猪养鱼。黄盆村由“黄泥盆”变成了“聚宝盆”。广宁县也成了“全国沙糖桔之乡”,全县人均收入也增加了2000多元。
贾东亮告诉记者,“八一农场”已经成为当地的创业示范基地、农村党员培训基地、退伍军人教育基地和劳模科技创业示范基地,每年免费接待上万人次。2005年10月,贾东亮申请成立了创业党支部,开展了先富带后富的帮扶工程。
“东亮行,我们也行!”2008年3月,肇庆市开展了以“全民创业,党员带头”为题的“东亮式”党员创业贷款活动,由市、县两级组织部门负责筹措贴息资金,肇庆市农村信用社提供3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向全市500多个乡村有志创业的优秀党员发放专门的创业信用贷款。
“党和人民给了我太多荣誉,我要回报他人、回报社会。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可以让更多的人致富?!奔侄磷魑匆党晒φ?、创业党支部书记,没有忘记创业的艰辛,更没有忘记肩负的社会责任。时刻依靠党组织,不断创新,开拓事业,回馈社会。最近成立了“东亮式”党员创业孵化中心,进一步带动党员群众创业致富;办起了“东亮式”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和“东亮式”党员创业互助合作社,服务广大党员群众创业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东亮精神”、“东亮效应”在南粤大地掀起了一个创业热潮,涌现出了一批批“东亮式”创业致富之星。(来源:2012年10月19日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