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县兰寨村
郁南连滩镇兰寨村,作为南江传统文化特色小镇建设的中心村,坚持以“南江传统文化特色小镇与红色旅游景点建设相结合加速乡村振兴”为主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助力特色乡村与老区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近年来,郁南县委、县政府再接再厉,统筹传统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び肜?,侧重实施?;ば钥⒄铰?,力求加速把南江传统文化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南江古韵副中心、生态与红色文化旅游带、绿色环保产业区”,开创南江流域乃至郁南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不断筑牢本土历史文化传承根基
连滩镇兰寨村,作为南江传统文化特色小镇建设的中心村,孕育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は钅俊昂搪ノ琛保〖斗俏镏饰幕挪;は钅俊傲采礁琛钡?,还有一批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は钅?。此外,还有不少民间故事、曲艺等各类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在附近的河口镇近几年出土的磨刀山古人类遗址,又将南江流域的人类历史往前再推移了60至80万年,使南江流域城乡更添一份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基于此优良的文化传承,连滩镇先后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禾楼舞”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类的最高奖项“山花奖”,兰寨村属广东省古村落;大湾镇五星村古民居群,属广东省古村落,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然而,拥有这些荣誉的南江传统文化特色小镇相交的有关镇,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将发展前景看得更远,重点关注全域的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
在文化创意基地建设中,以兰寨村为核心,充分利用状元林召棠在兰寨村生活的足迹,挖掘兰寨传统的祟文好学文化,发扬林氏“十德”家训,建成了“状元进士馆”、“十德文化馆”、“农耕典当馆”、“书画作品展示馆”、“状元休闲区”、“兰圃观赏基地”、“大学生写生基地及公寓”、“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南江文化博物馆”等等;修复了“状元路”、“状元亭”、“状元牌坊”等古遗迹。
在“南粤古驿道.南江古水道”兰寨文化创意基地辖区建设中,实施对安宁庙、五显庙等修缮,完成古村内基础设施改造、古村风貌整治。与此同时,还对村外南江河畔古码头、古驿道、古公园及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
在传承民间艺术方面,以“禾楼舞”、“连滩山歌”、“连滩飘色”、“民间舞狮”、“民间舞龙”、“民间八音”等民间艺术骨干为班底,整合辖区民间艺人,汇聚众多民间艺术工作者,组建相应的民间艺术社团;不定期举办各类民间艺术培训班,必要时集中展示民间艺术节目。
借助自然环境建设绿色生态旅游特色名村
在南江传统文化特色小镇一带,一河两岸的上万顷森林覆盖,无数秀美风景待览,八方艺人齐聚,将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健身娱乐、度假融为一体,尽显人文风情。
去年以来,相邻的河口镇紧密结合佛子坝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充分利用该村地处南江河畔的优势,把绿色、红色景观建设与惠民工程结合起来,打造“河畔观景平台”,建设村中红色+绿色公园等。同时,继续大力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工作,在进村大道两侧修建120多个花池,种植杜鹃花等,实现村主干道绿化美化。前段时间已种上了蜘蛛兰、黄栀子、黄金叶、龙船草等绿色花草3000多棵,在近300米的休闲道上铺种了300多平方米台湾青草坪。
今年初,郁南县政府与某知名企业签订项目合作协议,正式动工建设郁南.南江传统文化特色小镇项目。所有项目坚持以南江文化为灵魂,整合南江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将该项目打造复合型产业功能区、田园综合体、岭南.南江文化艺术地标和广东.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从而拉动南江流域经济,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乡振兴与绿色崛起。
如今,南江传统文化特色小镇辖区又统筹推进休闲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农业,加强打造旅游富民,提出以连滩镇兰寨村为核心,覆盖河口镇、大湾镇各村乃至更远的村域,建设以农业观光旅游和海丝起源文化休闲为纽带,有机串起南江文化体验、山地休闲度假、休闲农业四大板块,规划南江文化体验区、南江文化文创区、人口综合服务区、海丝起源文化休闲区四大功能区,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建设文化展示馆群落、文化艺术酒店、文化商业街、大学生创意基地、文化孵化基地、浪漫花海等项目。
以党建引领打造红色+绿色旅游线路
南江传统文化特色小镇辖区内的河口镇河口寨村,是革命老区村,列入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2018年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该村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红色文化、山地文化、农耕文化、狮子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等在这里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在党建示范工程建设中,侧重规划建设红色教育阵地、修缮红色遗址、打造红色文化广场、修复红色通道、发展红色产业等,带动乡村振兴发展。
目前,村中部分工程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村庄入口处,规划建设一个主题为“中共庚戌中学支部暨‘黄河’支部纪念广场”。该广场建造市、县、镇、村四级红色历史和领导人雕像群、三罗武装斗争胜利纪念群像等,供广大群众瞻仰,同时,建设一条50米的红色宣传墙廊,重点对庚戌中学党组织暨黄河交通站的历史和重要人物事迹进行简介,让广大群众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文化。
在红色文化广场通向南江河畔方向,连接省道公路处,修复一条红色通道。该通道为革命时期的“情报通道”,中心位置位于村内原黄河交通站旧址至白石河边,长300米,宽1.5米?;坪咏煌ㄕ就ㄍ颖叽ㄉ璧吃惫ぷ鞣?,在道路两旁设置党的光辉历程展示,同时还沿路设置石台、石凳、休闲亭和路灯,路面铺设休闲砖和鹅卵石,道路周边种植特色树种和花草,供人们参观和休憩。此外,附近的中共庚戌中学支部旧址暨广东省立庚戌中学旧址——康家大屋也将进行修复,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整体进行修缮,以此作为党员干部接受红色基因教育和游客参观的景点。
在河口寨原村委会旧楼建设成为党群活动中心,重点突出该村红色历史、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党建工作、党风廉政教育等文化功能,搭建党员群众学习教育平台。并升级改造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个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集历史图片展览、视频影音播放两大党员教育功能的党员互动体验活动场所。
该村还积极打造红色产业,开动红色引擎。结合扶贫产业的发展,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成立一批由威望高的党员担任社长的专业合作社,在村党组织和党员大户示范带动下,重点建设脱贫致富荔枝高位嫁接基地、辣椒种植基地、金煌芒种植基地、光伏发电基地、蛋鸡养殖示范基地,把红色旅游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紧密结合,连片连滩兰寨、河口郁南磨刀山古人类遗址,形成一条红色+绿色的旅游线路,促进乡村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