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双峰寨?!》氪夯?摄
坪石李氏宗祠前的纪念碑。 冯兆宇 摄
中秋已过,国庆节即将到来,作为红色旅游文化的旅游集中地,韶关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当我在秋天走进乐昌皈塘村时,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敬佩之心油然而生。我们走多了大自然,见过了名山大川,此时此刻,新的旅游视觉让所有人的脚步变得轻点,再轻点。
坪石皈塘故事:朱德、陈毅革命的地方
皈塘村不算很偏,我们从坪石镇出发,20多分钟就到了村口。下车,走过一破旧的晒谷坪,镇宣传委员邱锦萍介绍,这里就是当年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取得了坪石大捷,在皈塘召开庆祝大会的地方。
记者来过坪石镇很多次,但皈塘,来得真是少。坪石是广东省最北的一个小镇。因其有著名的金鸡岭风景名胜区而被誉为“粤北明珠”。这里风光旖旎,风景独特,既是观光旅游的好去处,又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老区。在坪石地区目前仍然保留了一大批革命遗址,皈塘就是其中之一。
皈塘是在大革命时期粤北最早开展农民运动的地方之一:1925年7月,在乐昌县县长李传揩的领导下,组建了农会;1926年,组建了皈塘农军,开展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帝国主义的武装运动。
据我市党史专家梁观福介绍,1928年1月,朱德率领工农革命军参加“湘南暴动”后,在这一带打败了国民党军师师长许克祥的部队。三华里长的坪石街上,到处摆满了缴获而来的步枪、机关枪、迫击炮和弹药等军用器材。2月1日,工农革命军在皈塘召开破敌长蛇阵的“坪石大捷”庆功会。之后,朱德、陈毅等率部在皈塘的李氏宗祠进行休整,并广泛开展革命活动。不久,由此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开辟了中国革命第一个红色根据地。
当时的李氏宗祠是皈塘乡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1931年至1949年间,中共湘南特委、湘南游击队和宜章县委曾利用它作为一处联络驻地及其召开会议的地方。目前李氏宗祠仍然保留着朱德同志当年办公、休息的原貌,还有当年工农革命军的集体食堂用的炉灶等一批革命文物。
在皈塘村对面的山上,有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始建于1964年9月,1965年3月竣工。为纪念在皈塘村进行革命斗争牺牲的烈士而建。碑高6米,底座面阔2.5米,碑体呈梯形,砖石结构,表面装饰石米。四周为砖砌洗石米通花栏杆,栏杆外是柏松,庄严大方。2000年坪石人民政府进行了重修。
仁化石塘双峰寨:英雄的堡垒
石塘古村是仁化县历史悠久、古建筑规模庞大而且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村落之一,坐落于离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西北20公里的一处美丽的小盆地中,周边山峦青黛,中间一抹平畴,田园辽阔,溪流蜿蜒,稻浪金黄,村庄星布,拥有悠久而又光荣的历史。
石塘村的双峰寨又名“石塘寨”,始建于光绪已亥年,历时12年于1911年建成,建筑至今保存完好。民国17年大革命时期,在石塘村发生的双峰寨保卫战,震撼北江地区,当时被广东省委誉为“广东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英雄事迹留芳千古。村中的双峰寨在1978年以后先后被列为广东省、全国重点文物?;さノ唬?、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双峰寨经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堡取名“双峰寨”,乃因前后都有两座巍巍的山峰对峙,城堡门楼门楣的横匾“双峰保障”即为此意。1928年3月17日,国民党一个团会同地主武装包围了双峰寨。寨内700多军民在农民自卫军营长李载基的指挥下,开展了震撼粤北的双峰寨保卫战。在威迫投降无效的情况下,敌军从4月8日起连续用迫击炮、大炮轰击,但由于寨墙高大坚固,敌人炮击受阻。于是,敌人采取“水火并攻”的战术,在寨外四周的水塘边筑起矮墙,挖塘放水,以断绝寨内水源。但被守寨军民破坏。
恼羞成怒的敌人调来了大炮,向寨西南角连续发射了60多发炮弹,将寨墙击穿并掩护云梯队冲锋。守寨军民临危不惧,待敌人爬到一半时,各种武器一起发射,打得敌人抱头逃窜。
面对高大的城墙和斗志高昂的守寨军民,敌人束手无策。11月初,敌人出动飞机进行轰炸,同时集中兵力发起冲锋,都一一被英勇不屈的守寨军民击退。由于敌人的长期围攻,使寨内发生了严重的困难:水井干枯、盐油将尽,加上疾病流行,又缺少医药,寨内军民已病死了200多人。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守寨军民决定突围。11月11日晚,守寨军民分三路在夜色的掩护下突围,50多名战士突破敌人防线,进入斯溪山坚持武装斗争。
在长达9个月的双峰寨保卫战中,守寨军民400多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