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生的生活,可真是艰苦极了。每天都是露天上课,野外演习,下地劳动。吃的是小米,穿的是草鞋。夏受酷热,冬迎风雪,夜睡冷炕,生活条件虽然恶劣,学员都受之如饴,谈笑风生。
广大学员为了追求真理,学习抗日的本领,都激情满怀,精神抖擞,认真学习。伴随学员们的是歌声笑声,特别是听到前方传来的捷报,那份乐劲更疯了。
那时,在城外的新市场和其他一些交通要道路口,可以看到一种名叫消费合作社的小饭馆。开始,抗大同学当中,有个别从海外归来的华侨富裕子弟,偶尔请几位同学到合作社去吃一顿饭,改善一次生活;后来,因为国民党的封锁,断绝了各种外援,大家都变成真正的“无产阶级”了。当我们再经过合作社的门口时,干脆视而不见。
当时,抗大的学员,每月可以领到校方一元钱的津贴费??Ъ苹牵夯蛞凰继醪菪灰幻傻撤?,一毛钱买铅笔和笔记本等,还剩下两毛钱,留下作为自己的机动和零用。
每月每人仅有这微不足道的两毛钱,究竟能干些什么用呢?有些人去路边买几根油条,拿回班里来分给每人手指头那么一截儿,让大家的肠胃增加一点油料;也有些人去买一包炒南瓜子来,给全班每人抓几粒去,让嘴巴嚼到一点香味;有些人去买一把红枣,让大家尝到一点甜味。说老实话,这对于我们这些正在长身体时期的年轻人,实在无济于事。
此时,我们班里有一位十分精明的人,竟然想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用钱计划来了。这位同学名叫王永明,是来自山西省的一个地下党员,平时学习和办事都很认真。如果照他的计划行事,大家都可以定期改善一次生活,得到一次特殊的“高级”享受。当时,我们到合作社只用两毛钱便可以买到一大盘馒头,另用两毛钱可以买一盘炒肉丝,再用两毛钱可以买一大碗豆腐蛋花汤。那么三个人每人拿出两毛(共六毛)钱来,就可以到合作社去同时吃到三样东西。如果一个人带两毛钱到合作社去,那就根本无法享受到这么三味齐全的美餐了。于是,我们三个人组成了消费合作社,每隔一段时间就跑到那个合作社去,痛痛快快地叫来一菜一汤和一盘热气腾腾的白面大馒头,虽然不能吃得肚满肠肥,但也可以心满意足地打一次牙祭——开荤解馋了。我们边吃、边谈,大家都吃得满面红光,精神焕发。这样定期去充饥和充电以后,身体增加了热能,真是其乐无穷也。
尝到了甜头,不少同学照版煮碗。大伙儿对王永明说“好家伙,你这个老西(对山西人的嬉称),究竟是怎么创造出这个三人消费合作社的呢?”
王同学笑着说:“真理本是平凡的,重要的是有人去发现它和掌握它。”他伸出一只手来,指着延安城墙外面的大标语说:“请大家看一看,城墙上有两条标语写的是什么?”
大家举目一看,有好几米长的两条白色大标语。一条是:“团结起来力量大!”另一条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王永明接着说:“我提倡的三人消费合作社,就是由此而产生的!”
是的,我们当时那种团结合作和互助互爱的精神,不仅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增加了很大的乐趣和力量;而且,当我们由抗大毕业奔向全国各地工作时,大家都会自觉遵照毛主席所提倡的“依靠群众”和“团结互助”精神,去充分发动群众克服一切困难,奋勇前进,直到争取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