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坎铁路像个个条巨龙,在这里横跨汀江,穿山而过,昔日著名的红色交通线经过的大埔县青溪镇,如今已成为连通粤闽的铁路大动脉的一个要冲。青溪的面貌虽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当年关于青溪交通站的故事,却仍然被人们广为传诵。
"山高路远水悠悠,红色交通一线牵".1930年,上海临时党中央的一些组织遭到破坏。为了保存力量,加强中央苏区同上海党中央及革命根据地、白区党组织的联系,在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等同志的领导下,开辟了从上海l临时党中央到中央苏区的秘密交通线。这条交通线由上?!愀邸峭贰笃遥ú柩簦?~青溪~永定进入闽西、赣南的中央苏区,主要用于传递文件情报、运送军用物资,护送领导干部。1931年,由于叛徒的出卖,党中央在华南设立的4条交通线中,有3条遭到破坏,经过青溪的这条红色交通线成为唯一没有被破坏的交通线,被称为"打不掉、摧不垮的地下航线".屹立在汀江河畔的青溪交通站,则是这条交通线上由白区进入苏区的一要冲。这里原来就是一个红色苏维埃乡村,当年,南昌起义军进军潮汕时,就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火种。青溪交通站1930年正式划归党中央交通局直接领导,由卢伟良任站长,成为一个战斗在"虎口"的著名红色交通站。
这里的交通员依靠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冒着生命危险.坚持了为时5年的艰苦奋战,完成了党的中央机关由上海到中央苏区的重大转移,安全护送过一大批党中央领导同志和其他党、政、军负责同志。周恩来、董必武、瞿秋白、张闻天、刘少奇、刘伯承、任弼时等许多同志都是先后通过青溪到达中央苏区的。同时,从香港、上海买到的无线电通讯器材、军用品、药物等和许多党内文件,也从这里秘密送至中央苏区。
"湘江水哟水悠悠,青溪山哟高又高,披星戴月急转移,跋山涉水送伍豪……"青溪人民传唱的一首客家山歌,反映了一段难忘的往事。1931年初冬的一天,化名为伍豪的周恩来坐船来到茶阳码头,坐上了青溪交通站的~只小船,徐徐向青溪驶去。船上,有交通员在掩护;岸上,精干的便衣武装沿汀江步行暗中?;?。交通员以悦耳的客家埔北山歌,暗暗互通船上、岸边的情况。晚9时,中站沙岗头码头.在"永丰"成杂店联络站,周恩来与店主余良晋、交通站长卢伟良及交通员共进晚餐。子夜时分,周恩来由女交通员江崔英带路来到多宝坑她的家里,周恩来等同志在她丈夫邹日祥带领下,又启程到达伯公坳站,周思来与交通员丘辉如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交通站的情况,高度评价"青溪交通这条红色交通线是战斗在虎口的英雄集体",勉励大家好好战斗。次日早上,周恩来在丘辉如和6位武工队员的护送下到达福建的陶坑、上永定,赴长汀,进入闽西、赣南与中央苏区的领导同志会合。
"先辈创业多险阻.后生饮水要思源",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今天,红色交通站的故事仍然激励着老区人民在奔康致富的大道上乘势前进。